平凡岗位的不凡坚守
——记中南大学档案馆优秀共产党员阳麟瑞同志
杨健康 吴湘华
“把每一份档案收齐整理好就不容易,把每一份档案利用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阳麟瑞同志信奉的这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一做就是三十年更是难上加难!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档案馆馆员,他30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档案工作第一线,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弘扬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他用扎实勤恳的行动赢得了尊重,用坚持坚守收获了荣誉,用奉献担当充实了人生。
档案查证的擎天柱
“阳老师,太感谢您了,您为我查到的档案解决了我晚年养老的后顾之忧”,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眼里噙着泪花,握着阳老师的手不断感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位老人是原我校60年代的老职工,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期间,为响应“国家要求全民所有制单位精减退职一批固定职工,以减少国家经济负担”的号召,100多名职工退职离开了中南大学。他们中有的回到了农村,有的被安置到了基层企业,有的一直没有重新参加工作,生活都相当贫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提出增加1961年1月1日至1965年6月9日这段时间的“精减退”职工的生活补助。2007年来校查阅历史档案的老职工有40余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同志的查档工作由阳麟瑞同志负责,通过阳麟瑞同志对他们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一页页尘封已久的档案的细心查找,大家都查阅到了自己40多年前的档案,因而领到补发的生活补助。
为展示湘雅医学教育所走过的100年风雨历程,2014年学校责成档案馆筹建湘雅院史馆,阳麟瑞同志担任史料的收集和展品的遴选工作,在展览总体构思、内容分布、档案遴选、版面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重要意见。这个展览共展出图表1012幅,展出实物114件,由阳麟瑞同志亲手收集的占三分之一以上。目前该展馆已接待中央、国家卫计委、省部级领导干部、院士多名以及1万多名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像上述例子对阳麟瑞同志来讲,真是不胜枚举,他从事档案工作30年,对档案馆的馆藏如数家珍,诚如大家所说:“档案馆查档的‘疑难杂症’只要阳老师出手就会‘手到病除’”。
凝聚人心的不干胶
中南大学档案馆是国家二级档案馆,拥有137156卷档案,担负着为2万多名在职与退休职工,25000多名各类在校学生,10多万名校友的档案服务工作。档案馆年平均接待各类查档证明、成绩制作等对外业务达数万多人次,该类工作主要由资源接待部负责,该部门女同志多、年轻人多,阳麟瑞同志担任该部门副主任、主任多年,他总是身先士卒兢兢业业,每天在库房和接待大厅间来回穿梭,据统计,他个人的年平均接待量达2800多人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要接待12人次。其辛苦可见一斑。 作为部门主任,他不仅要管理全部门、业务指导年轻人,跟一般工作人员一样参与接待,还要结合学校、馆里的工作重点制定部门研究规划与年度专题实施计划,协调本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学校相关部门的关系。
2011年和2014年档案馆两次岗位大调整,领导考虑到阳麟瑞同志年纪大了,两次都准备把他换到二线岗位,但他都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仍然留在了资源接待部,在他心中,档案不是故纸堆,而是生活中难以割舍的爱,他常说:“接待服务工作不难,你只要用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服务就可以了,协调关系不难,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缘分”,于他而言,档案馆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他倾注了心血与爱的地方。
在工作中,阳麟瑞同志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有时外地校友来馆办理档案业务,很多人不了解档案查询的复杂性,来之前就购买了当天往返的飞机或火车票,为方便档案用户他常常加班加点,用最快的速度为他们办理,使校友深深感受到母校的热情和温暖。2015年5月下旬,铁道校区80多岁的梁克中老教授来馆查阅档案,阳麟瑞同志热情耐心地为其办理档案业务,梁教授非常感动,特地写感谢信并打电话给馆长表扬他的服务态度,还特意寄送礼物表达感谢。
利用馆藏资源对档案利用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其中远程服务因省时省力而深受档案利用者欢迎,对无法亲自到档案馆的远程异地利用者阳麟瑞同志都通过电话、传真、EMAIL、QQ等形式回答咨询,代查代办。如2012年9月他收到了1994级铁道校区土木工程系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校友刘红梅为其丈夫(同班同学)蔡毅翻译当时在校成绩的远程请求,阳麟瑞同志通过沟通,核对身份、查找成绩、翻译成绩、邮寄发出、回复EMAIL,提醒查收等,如期为蔡毅同学办理了英语成绩查询,刘红梅、蔡毅夫妇深受感动,特意制作了一面“心系校友,热情服务”的锦旗送到档案馆感谢阳麟瑞同志。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1998级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校友戴慰传真的感谢信,2004级成人教育学院湘雅分院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校友凌凤仙多次电话感谢。在档案馆接到的感谢信和感谢电话中,感谢阳麟瑞同志的占绝大多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因出色的工作业绩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先进工作者,部省档案先进个人。他是原湖南医科大学档案馆唯一科班出身的档案人员,为提高业务能力,他于80年代初参加了中央电大的档案学专业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着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他又自学了高校计算机信息化和电子档案管理等多门计算机课程,督促自己不断提高档案综合业务能力。作为负责中南大学档案馆档案业务管理主要人员,他积极参与信息平台体系的构建、实施与升级工作,撰写的《试论高校数字档案馆体系的构建》、《计算机对档案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等20多篇论文在《档案时空》、《兰台世界》刊物上发表,并多次在部、省档案学术论文上获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他常常以这句话自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档案工作三十年更是朝朝夕夕的努力与坚守浇筑而成。30年来,他几乎没休过加班假,遇上学校或个人查档案等急事时,更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年迈九十的双亲也顾不上照顾。
模范服务的活标本
阳麟瑞同志对档案事业的专注和一往情深,支撑着他在档案管理这条坎坷的小路上摸爬滚打30年,他把“档案与你相随一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档案工作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在制作学生出国成绩,开具各种档案证明材料时,他坚持实事求是,杜绝作假。对个别档案利用者提出更改成绩,开具与档案原件不符的证明等,他坚决拒绝出具相关证明,坚定地维护了档案作为原始凭证作用。在他出具的近千份档案材料中,份份真实无误,页页有凭有据,有力地维护了中南大学档案馆的信誉。
档案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藏以致用。如何利用馆藏档案,高效、准确地解决用户的需求,发挥出档案人最大的价值,是阳麟瑞同志数年来一直探讨的课题。为此,他不断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开发馆藏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高效服务。他认为,按历史大事、按机构设立做专题档案目录,是利用馆藏档案高效、准确解决用户需求的必备条件之一,于是他将馆藏的湘雅系统档案做成专题目录,利用馆藏档案,高效、准确地解决用户需求的基础性编研,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和湘雅三医院的史料工作人员在为医院筹建院史馆到学校档案馆收集史料时,大大节约了查档时间,提高了档案馆的美誉。另外,他自与档案结缘以来,前后取得重要的编研成果达20多项,如《湖南医科大学大事记》、《湖南医科大学干部任免名单汇编》、《湖南医科大学组织机构史》、《老湘雅故事》、《重走湘雅路》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个个感谢电话、一封封感谢信、一篇篇文章、一部部作品,无不彰显着阳麟瑞同志30年来对档案事业的执着与追求,有道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小草平凡,它披绿了我们生活的家园;水滴平凡,它滋润了世间的万物生命。阳麟瑞同志是平凡的,但他在平凡中追求着非凡的经历,正是因为他在平凡中执着,在平凡中坚守,为我们践行了档案人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了一个熠熠闪光的精神标杆。